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亚非学院充分发挥榜样文化的典型示范作用,主动引导学院师生学习身边的榜样,汲取榜样力量,在学习工作中践行初心使命。
一、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方艳玲:守望相助 书写一带一路佳话
阿拉伯语教师方艳玲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苏丹执行援外任务,援苏期间,方艳玲老师认真完成交给的每项工作,协调处理当地与医疗队的各种问题,保证随队翻译时刻在场,面对苏丹国内复杂局势时不惧危险,出色完成医疗队各项活动。中国援苏医疗队特意送来感谢信,称赞她做到了"有效、有趣、友爱"沟通,展现了“有礼、有理、有节”的交往原则,赢得了外方人员的高度赞赏。
朱蕾:一位教师的战“疫”故事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峻时,我校朝鲜语教师朱蕾赶赴机场常驻,与抗疫指挥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圆满完成了国外航班入境保障的防疫任务。其事迹被《中国妇女报》首先刊载,并被澎湃新闻及多家省内媒体和学校官网转载,不仅对学生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更树立起了新时代青年教师勇于担当、爱党爱国、坚定信心的榜样。她还多次承担陕西省高级别大型会议、政府等的口译工作,坚持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
二、敢当隐姓埋名人
霍飞鸾:在雪域高原绽放最美青春
霍飞鸾,亚非学院印地语2019届毕业生,毕业后来到了海拔4千米以上的西藏阿里地区开始了高原上的工作和生活。她先后克服在高原工作的多重难关,面对高原地区的呼吸困难、头晕目眩的高原缺氧反应,每天都安慰自己一定要坚持下去。她经常同其他同事一起深入到海拔4700米以上的藏族村居村民家里走访调研,掌握基层一线的实际情况。她努力践行着“奉献青春、扎根阿里,为民服务、建设边疆”的支援边疆工作初心。
于飞: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亚非学院2020届毕业生于飞毕业后进入某野战部队,在祖国最西部的喀喇昆仑边境上戍边卫国,目前正在西藏阿里中印边境前线训练。于飞得知有机会可以发挥专业所长进入军营工作,没有犹豫第一时间就报名。于飞所在的营区在中印边境地区,海拔5000多米,刚来到的时候每天都靠氧气瓶续命。面对高原上生活,于飞通过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去化解。他说庆幸自己能有这样历练机会,吃常人不能吃的苦,在平凡中砥砺本心。
“英模进校园”——一等战功荣立者马权斌来我校作报告
三、疫情中的逆行者
牛茜、高昕彤:坚守在防范境外输入一线的“战斗英雄”
“现在国内抗疫成果显著,我们一定要为国家、为西安出一把力,把境外输入病例牢牢控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青年学生的一份力量。”牛茜和高昕彤是亚非学院朝鲜语专业2016级、17级的两名同学,自2020年2月26日进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防控指挥部,参与协助进行涉外处置工作以来,在前线志愿工作近一个月。她们勇敢地战斗在防控一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努力搭建起了境外人员与防控工作人员沟通的桥梁,诠释着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
郭佳怡: 愿做点点萤火,汇聚大爱星河
2021年春运期间,亚非学院合办阿拉伯语2001班的郭佳怡同学积极响应家乡号召,参与了家乡志愿服务活动。在疫情防控期间,郭佳怡同学积极参与防疫志愿活动,其中主要包括旅客防疫登记和查验行程码及健康码的工作。面对着从全国各地飞来的旅客,她深知可能存在感染的风险,但依然选择坚持。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她坚守岗位,耐心周到的服务让返乡旅客们体会到了家的归属感。
人不率,顺不从;身不先,则不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推崇榜样、学习榜样、成为榜样,在未来,亚非学院将继续通过彰显榜样的力量,培养同学们的正向价值观。